狗狗外出散步 小心蟲蟲危機!
|狗狗外出散步 小心蟲蟲危機!|
大多數狗狗每天都至少需要出門散步一次,尤其是周末,都需要花更多時間陪伴我們的毛孩。帶他們去公園或到外面走走,每次出門狗狗喜歡探索、嗅聞、挖掘,看似平凡的外出散步過程中,其實藏著蟲蟲危機,毛孩外出踏青要注意!
➤蟲蟲危機-體外寄生蟲
▪️跳蚤:跳蚤體積小且行動敏捷,難被發現,但繁殖能力與存活率強,幼蟲可靠環境中的成蚤大便、動物的皮屑等有機物質成長,幼蟲發育成蚤蛹後可以在環境中存活近一年,一旦孵化跳到狗狗身上,容易引發皮膚搔癢、過敏等症狀。若不小心舔下帶原絛蟲的跳蚤,更可能因此感染絛蟲。
▪️壁蝨:壁蝨常躲在草皮裡,等到發育為成蟲後,壁蝨就會爬到草的尖端等狗狗經過,接著跳上毛髮、衣服,最後便是吸血產卵。壁蝨本身不但會吸血造成宿主貧血,還會傳染血液寄生蟲。
▪️耳蜱:喜歡藏在耳朵裡的寄生蟲,牠會讓狗狗耳朵有黑褐色的蠟樣分泌物,散發出強烈異味,嚴重的話甚至感染至耳內影響狗狗的平衡,造成耳血腫,讓狗狗覺得耳朵極癢,不斷瘋狂搔抓。
▪️疥癬蟲:疥癬蟲會在皮膚角質層鑽洞和爬行,產下的卵和糞便皆會引起狗狗不適,使得患部奇癢無比,導致狗狗不斷啃咬和搔抓患部,以及皮膚毛髮脫落。喜歡住在狗狗手肘、踝關節、耳翼等地方,使皮膚化膿、脫毛紅腫、體表暗沉。
▪️毛囊蟲:毛囊蟲可說是狗狗最容易染上的皮膚疾病,非常棘手的一種外寄生蟲,因為即便這次治好了,也極容易復發;外型長條狀像雪茄,毛囊蟲喜歡寄生在四肢、臉部,且偏好鑽入深層皮膚,會造成動物發炎、毛髮脫落。
➤ 狗狗可能會透過以下途徑感染
▪️外出散步:草地、公園、狗狗互相接觸。
▪️飲食感染:吃到受污染的生肉、未經處理的水源。
▪️蚊蟲叮咬:蚊子是心絲蟲的主要傳播媒介。
▪️家中傳播:家中若有其他感染的寵物,也可能相互傳染。
➤ 如何讓毛孩出遊踏青遠離「蟲蟲危機」
▪️每月固定使用驅蟲藥品-預防體內外寄生蟲
▪️少去高危險環境-戶外郊區,避免跟野生動物接觸
▪️居家環境清潔-室內環境的消毒,避免蟲蟲藏匿在家具的縫隙
▪️外出返家清潔-回家請先幫狗狗清潔腳底、耳朵、身體
⚠️建議飼主帶狗狗返家前,只要去到戶外,返家時除了記得幫狗狗腳底清潔,也可以使用寵物專用紙巾清潔身體,若有搔癢感,可檢查狗狗頭部、腹部、耳朵等毛髮部位,檢查蟲蟲可藏匿點,請務必酒精或驅避噴霧對準噴灑,並幫狗狗徹底的清洗,如嚴重佈滿全身,務必要尋求專業獸醫處理!
只要是散步或外出,都難以避免蟲蟲找上門,做好正確的提前預防,定期做好驅蟲工作、維持居家環境的整潔,毛孩也可以擁有安全的生活環境、開心在外玩耍,毛孩爸媽也不用擔心會將蚤蟲帶入家中。🐛🐛